浓稠食品调温机

文档序号:75615 发布日期:2021-10-08 浏览:3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浓稠食品调温机 (Temp. regulator for thick food ) 是由 林玉龙 刘树童 于 2021-06-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创作关于一种黏稠性食品定量浇注机,本发明创作的优点在于通过压注单元固定活塞杆移动的上死点与下死点行程,使得活塞杆对浇注单元进行压制时,其压注量为固定,这使得所述浇注单元受到所述活塞杆的压注后所输出的浇注量得以固定,尤其当所述活塞杆的数量及所述浇注单元的数量为复数时,利用本发明创作可使各浇注单元所输出的浇注量几乎相同而不易产生偏差。(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quantitative pouring machine for viscous foo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oke of an upper dead point and a lower dead point of a piston rod is fixed by a pressure injection unit, so that the pressure injection amount of the piston rod is fixed when the piston rod presses a pouring unit, the pouring amount output by the pouring unit after being pressed by the piston rod is fixed, and particularly, when the number of the piston rods and the number of the pouring units are plural, the pouring amount output by each pouring unit is almost the same and is not easy to deviate.)

浓稠食品调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作是关于一种食品制作器具,尤指一种黏稠性食品定量浇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黏稠性食品的制作,例如将巧克力原料注入容器内使其定型时,主要通过多口浇注分配器来进行分配、浇注,浇注过程主要自分配器的一端(通常为上方或一侧方),接受流动的黏稠性食品,而在分配器的另一端(通常为下方),有数个开口,黏稠性食品依背压、作用时间的长短,自数个开口处注流至放在下方的浇注模内。

目前多口浇注分配器主要不足的地方在于:分配器的构造简单,但各注口的流量无法控制,各注口之间的偏差可达±20%,对于讲究精准、昂贵的食品而言非常不适合,而且在作业结束后,注口仍有可能流失滴漏浓稠食品原料,增加原料耗损,并增加额外的人工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背景技术所述不足的地方,本发明创作者提出一种解决的手段,所述手段是关于一种黏稠性食品定量浇注机,包括:

一盛装容器:

所述盛装容器用以供盛装黏稠性食品,所述盛装容器底部设有一开口。

一浇注单元:

所述浇注单元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于顶部设有一活塞口,所述腔体底部渐缩成一节流孔。

一输送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与所述开口相通,所述输送单元可供将所述盛装容器内的黏稠性食品输送至所述腔体内。

一压注单元:

所述压注单元具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轮廓相对应所述活塞口口缘,所述活塞杆设于所述活塞口上方,所述压注单元可供驱动所述活塞杆于上死点与下死点之间移动,以供所述活塞杆深入所述活塞口或远离所述活塞口。

一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信息连接所述压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供控制所述活塞杆的作动。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所述盛装容器底壁周缘朝向所述开口向下形成倾斜;所述开口由上而下渐缩而形成锥状;一锥形塞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锥形塞的底部由上而下渐缩而形成锥状,且所述锥形塞的底部轮廓对应所述开口的轮廓;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输送单元本体及一链接座体,所述连结座体内部具有一流通孔道,且所述流通孔道于所述连结座体顶面形成一孔口,于所述流通孔道内设有一顶开件,且所述顶开件顶部相对于所述孔口形成裸出,所述盛装容器底部与所述连结座体形成连结,所述流通孔道朝向所述开口,且所述顶开件向上顶开所述锥形塞;所述流通孔道与所述输送单元本体内部相通。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沿所述盛装容器底部与所述连结座体连结处设有复数第一止封环;于所述盛装容器内设置一压制单元,沿所述压制单元的外缘套设一第二止封环,以供所述压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止封环共同形成的外缘与所述盛装容器的内缘匹配,以供所述盛装容器与所述压制单元共同框围出一容室,所述黏稠性食品位于所述容室内,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容室相通;于所述压制单元的顶面选择性设有一配重块。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所述输送单元本体包括一分配盘体,所述分配盘体内部设有一储积腔,所述储积腔与所述流通孔道相通用以供盛装所述黏稠性食品;所述分配盘体底部设有一沉头孔,且所述浇注单元嵌设于所述沉头孔内,所述沉头孔与所述储积腔相通,于所述分配盘体顶部设有一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与所述储积腔相通,且所述引导孔朝向与所述沉头孔。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沿所述浇注单元顶部外侧环设有一可挠环体,所述可挠性环体嵌设于所述沉头孔内。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所述浇注单元相对于所述分配盘体底部外侧界定出一裸露段,沿所述裸露段环向设一环沟。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所述分配盘体设有一清泄孔洞,所述清泄孔洞与所述储积腔相通;更设一清泄塞体,所述清泄塞体嵌设于所述清泄孔洞。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于所述分配盘体底面设有一加热单元。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所述储积腔顶面设有一溢气条沟,且所述溢气条沟与所述流通孔道相通,所述溢气条沟由一端朝向邻近所述流通孔道的另一端逐渐向上倾斜。

所述的浓稠食品调温机,其中所述压注单元包括一集成板体,所述活塞杆一端设于所述集成板体底面,另一端朝向所述引导孔;所述压注单元包括一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集成板体,用以控制所述集成板体垂直向移动。

本发明创作主要通过固定所述活塞杆移动时的上死点与下死点,让所述浇注单元内的黏稠性食品受到所述活塞杆固定式的压注过程中得以固定其浇注量,不易产生误差,尤其当所述活塞杆的数量为复数时,由于各活塞杆的上下死点固定,所以彼此所输出的浇注量误差几乎为0,藉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不足的地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作的各组件链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作的分配盘体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作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创作的图1中针对浇注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 盛装容器

11 开口

12 锥形塞

2 输送单元

21 输送单元本体

211 分配盘体

212 储积腔

213 沉头孔

214 清泄孔洞

215 清泄塞体

216 加热单元

217 溢气条沟

218 引导孔

219 引导板

22 连结座体

23 流通孔道

24 孔口

25 顶开件

26 第一止封环

3 浇注单元

31 腔体

32 活塞口

33 节流孔

34 环沟

35 可挠性环体

4 压注单元

41 活塞杆

42 集成板体

43 驱动单元

5 压制单元

51 第二止封环

52 容室

53 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创作是关于一种黏稠性食品定量浇注机,以下先介绍本发明创作的构造,再介绍本发明创作的动作流程,首先本发明创作的构造包括:

一盛装容器1: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盛装容器1用以供盛装黏稠性食品,举凡食品原物料呈现浓稠状者,如巧克力,均为本说明书所指的黏稠性食品,而所述盛装容器1底部设有一开口11用以输出所述黏稠性食品。

为使所述黏稠性食品得以自动由所述开口11滑出,所述盛装容器1底壁周缘朝向所述开口11向下形成倾斜,如此一来,只要所述开口11呈现开启状态,所述盛装容器1内的黏稠性食品便会自动由所述开口11落出。为了让所述开口11呈现封闭状态,所述开口11较佳是由上而下渐缩而形成锥状,一锥形塞12的底部由上而下渐缩而形成锥状,且所述锥形塞12的底部轮廓对应所述开口11的轮廓,如此一来,所述锥形塞12便可操作性塞住所述开口11,以令所述开口11呈现操作性开启或闭合的状态。

为了让所述黏稠性食品定量浇注机在浇注过程中,所述黏稠性食品具有较佳流动性,本发明创作提供一种对所述黏稠性食品施压的方式,使所述黏稠性食品得以容易产生流动、浇注,其方式为:于所述盛装容器1内设置一压制单元5,沿所述压制单元5的外缘套设一第二止封环51,以供所述压制单元5与所述第二止封环51共同形成的外缘与所述盛装容器1的内缘匹配,如此一来,通过所述第二止封环51的止封效果,使得所述压制单元5在对所述黏稠性食品进行压制时,所述黏稠性食品不易自所述压制单元5外缘与所述盛装容器1内缘之间的间隙溢出。所述盛装容器1与所述压制单元5共同框围出一容室52,所述黏稠性食品位于所述容室内,且所述开口11与所述容室52相通;此外,为提升所述压制单元5的压制效果,于所述压制单元5的顶面选择性设有一配重块53,通过所述配重块53作为所述黏稠性食品在浇注作业中所需要的作业压力,以确保所述黏稠性食品的流动性与注入性。

一输送单元2: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输送单元2与所述开口11相通,所述输送单元2可供将所述盛装容器1内的黏稠性食品进行输送,举凡可供将所述盛装容器1内的黏稠性食品进行输送至其他组件者,均为本说明书所指的输送单元2。如图所示,本发明创作所指的输送单元2较佳是可实施为:包括一输送单元本体21及一连结座体22,所述连结座体22内部具有一流通孔道23,且所述流通孔道23于所述连结座体22顶面形成一孔口24,于所述流通孔道23内设有一顶开件25,且所述顶开件25顶部相对于所述孔口24形成裸出。

如此一来,当所述盛装容器1装设于所述连结座体22顶面时,所述顶开件25便会向上顶开所述锥形塞12,这使得所述锥形塞12会向上移动而使得所述开口11呈现开启状态,这时所述盛装容器1内的黏稠性食品便会自动落入至所述流通孔道23内。当所述盛装容器1停止供应所述黏稠性食品时,只要将所述盛装容器1提离所述连结座体22,这时所述锥形塞12就会受到重力影响而向下将所述开口11塞住,即可避免所述黏稠性食品落出。另外,为避免所述盛装容器1与所述连结座体22之间有缝隙,使得所述盛装容器1内的黏稠性食品至所述缝隙溢出,较佳是沿所述盛装容器1底部与所述连结座体22连结处设有复数第一止封环26,藉此让所述盛装容器1与所述连结座体22之间的连结形成密闭状态,可避免黏稠性食品溢出。

请再参阅图1配合图2所示,所述输送单元本体21较佳是包括一分配盘体211,所述分配盘体211内部设有一储积腔212,所述分配盘体211也可以是中央向内凹陷,凹陷处顶部设有一引导板219,以共同界定出所述储积腔212,所述储积腔212与所述流通孔道23相通,因此,所述盛装容器1放在所述连结座体22时,所述黏稠性食品会顺着所述开口11通过所述流通孔道23而流入所述储积腔212内;于所述分配盘体211顶部设有一引导孔218,所述引导孔218与所述储积腔212相通,所述分配盘体211底部设有一沉头孔213,且所述引导孔218朝向与所述沉头孔213,所述沉头孔213与所述储积腔212相通,一浇注单元3嵌设于所述沉头孔213内,因此所述分配盘体211内的黏稠性食品便会流入所述浇注单元3内,使得本发明创作的输送单元2完成将所述盛装容器1内的黏稠性食品输送至所述浇注单元3的目的。

其中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所述浇注单元3具有一腔体31,所述腔体31于顶部设有一活塞口32,所述腔体31底部渐缩成一节流孔33,通过所述节流孔33使得所述黏稠性食品因黏稠性高,在未经外界对所述活塞口32施加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黏稠性食品不易自所述节流孔33溢出。另外,为了让所述浇注单元3易于拆拔、更换,所述浇注单元3相对于所述分配盘体211底部外侧界定出一裸露段,沿所述裸露段环向设一环沟34,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一Y型或U型拔除器插入所述环沟34内,利用杠杆原理便可很轻易的将所述浇注单元3拆除。并且,为了让所述浇注单元3与所述沉头孔213之间的连结较为紧密,且不让所述黏稠性食品自所述浇注单元3与所述沉头孔213之间的缝隙渗出,所述浇注单元3顶部外侧环设有可挠性环体35,如此一来可利用迫入的方式,用力让所述可挠性环体35产生变形,以令所述浇注单元3顶部迫入所述沉头孔213内。

再来回头介绍所述输送单元2,为了便于清洗所述储积腔212内的黏稠性食品,于所述分配盘体211较佳设有一清泄孔洞214,所述清泄孔洞214与所述储积腔212相通,且所述清泄孔洞214较佳与所述储积腔212正中央相通;更设一清泄塞体215,所述清泄塞体215嵌设于所述清泄孔洞214。如此一来,平时本发明创作于使用时,是将所述清泄塞体215嵌设于所述清泄孔洞214,以防止所述黏稠性食品溢出,当欲清洗所述储积腔212内的黏稠性食品时,只要拔掉所述清泄塞体215,便可对所述储积腔212进行清洗。另外,为了避免所述黏稠性食品凝固,本发明创作较佳于所述分配盘体211底面设有一加热单元216,藉由所述加热单元216对所述分配盘体211进行加热,可有效防止所述黏稠性食品凝固,且所述盛装容器1也可设置另一相同的加热单元216,也是用于防止所述黏稠性食品凝固,举凡可供进行加热者,均为本说明书所指的所述加热单元216,以本说明书为例,所述加热单元216较佳为加热线。又,由于所述黏稠性食品于流动过程中容易内部具有气泡,为了防止所述气泡对最后的产品造成影响,本发明创作较佳是于所述储积腔212顶面设有一溢气条沟217,且所述溢气条沟217与所述流通孔道23相通,所述溢气条沟217由一端朝向邻近所述流通孔道23的另一端逐渐向上倾斜,如此一来,所述储积腔212内的黏稠性食品内部若有气泡时,便可通过所述溢气条沟217引导至所述所述流通孔道23,最后自所述盛装容器1排出。

一压注单元4:

请看图1配合图3所示,所述压注单元4具有一活塞杆41,所述活塞杆41的外轮廓相对应所述活塞口32口缘,所述活塞杆41设于所述活塞口32上方,所述压注单元4可供驱动所述活塞杆41深入所述活塞口32至下死点或远离所述活塞口32至上死点,如此一来可将所述黏稠性食品自所述节流孔33压出以完成浇注动作。为了便于介绍本发明创作的优点,上述内容仅先针对所述浇注单元3数量为一个时的实施状态,当所述浇注单元3为复数时,其余相对应组件将相对应增加,也因此所述活塞杆41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这时,为了避免各个活塞杆41的上下死点位置有所误差,使得各浇注单元3的浇注量有所不同,因此,当所述活塞杆41的数量为复数时,这时所述压注单元4较佳时施为:一集成板体42,所述活塞杆41一端装设于所述集成板体42底面,另一端朝向所述引导孔218;所述压注单元4包括一驱动单元43,所述驱动单元4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集成板体42,用以控制所述集成板体42垂直向移动。如此一来,便可通过一个驱动单元43同时驱动复数活塞杆41移动,藉此避免上下死点不同所带来的问题,另外,所述驱动单元43较佳选择为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以有效带领所述活塞杆41于上下死点之间移动。

一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信息连接所述压注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可供控制所述活塞杆41的作动,其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43,进而控制所述活塞杆41的作动。

以上介绍完本发明创作整体结构,接下来介绍本发明创作的作动方式,本发明创作于使用时主要是先将盛装有所述黏稠性食品的盛装容器1装设于所述连结座体22顶面,接着通过所述顶开件25将所述塞体12推离所述开口11,使得内部的黏稠性食品自所述开口11流入所述流通孔道23,进而流入所述储积腔212内,从而流入所述腔体31内。再来,所述控制单元事先设定好所述活塞杆41的上下死点,然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43作动,以供带领所述活塞杆41于预设的上下死点间进行垂直向移动,当所述活塞杆41逐渐往所述下死点移动时,这时所述腔体31内的黏稠性食品受到挤压会自所述节流孔33流出,如此一来便完成浇注的动作。而本发明创作最大的特色在于当所述浇注单元3为复数时,所述活塞杆41的数量也与所述浇注单元3相等,这时本发明创作可同时对复数组件进行浇注的工作,且各浇注单元3的浇注量也相同,不会有明显误差。

本发明创作的优点在于:

一、所述盛装容器1放置、挪开定位时,黏稠食品可自动流入或停止流入所述输送单元2:

不需一再分倒所述黏稠性食品,可直接将所述盛装容器1直接放于所述连结座体22,藉所述顶开件25自动顶起所述塞体12而形成通路,让黏稠性食品自所述盛装器自动流入所述输送单元2。当提起所述盛装容器1时,所述塞体12受重力作用,自动下降而将所述开口11堵住,以达到自动截止黏稠性食品外流。

二、容易更改浇注量:

改变浇注量的方式如下:

a.控制改变所述活塞杆41的上下死点。

b.更换不同不同腔体空间大小的浇注单元3。

三、原料耗损小,可充分运用黏稠性食品:

在进行完浇注后,可通过取下所述清泄塞体215,将所述储积腔212内的黏稠性食品清出、回收使用。

四、具加热、保温功能,可控制黏稠性食品温度、黏度:

通过所述加热单元216可对所述储积腔212内的黏稠性食品进行保温、加热,以控制其温度,确保所述黏稠性食品的流动性,以利于浇注作业。

五、浇注量精准:

因所述活塞杆41的上下死点可控制,且精度可达到到0.05mm,以4克的巧克力为例,上下死点差距19.2mm,浇注重量精度可达1/384≦±0.5%。

六、避免浇注产品有气孔:

本发明创作利用所述溢气条沟217,可溢出黏稠性食品里所含的空气,避免产品成形后内部具有气泡而产生缺陷。

七、便于清洗:

所述盛装容器1及所述输送单元2与食品接触处,线条简单流畅,不易积料,便于清洗,并可拆卸分解、彻底清洗,另可通电加热,彻底烘干。

八、压力控制:

本发明创作通过调整所述配重块53的重量,以供调整浇注作业过程中所述黏稠性食品所需压力,以确保整个浇注过程中所述黏稠性食品的流动性及浇注性。

综上所述,本案符合专利法所定的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而上述说明仅列举本发明创作的较佳实施例,本案的权利范围仍以权利要求项所列为主。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鹿血压片糖果的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