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

文档序号:198636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 (Full-visual fibrous ring stitching instrument under endoscope ) 是由 刘光旺 高娟 于 2021-09-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包括缝合线和引导装置,所属缝合线包括线体和线栓;所述线体用于牵拉收紧纤维环破口和镜下打结;所述线栓连接于线体的末端,线栓在穿刺针穿透纤维环后留置于纤维环内部;所述线栓为表面带有倒刺的硬质可吸收线棒,受到线体拉力作用时,倒刺自动散开,宽度或最大外径大于原穿刺点直径的部件,使线体收拉时线栓不会从原穿刺点拔出;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穿刺用的金属导管,用于引导缝合线的线栓进入纤维环内部;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中空,末端为穿刺端,呈尖锐弧形;所述穿刺端尖锐开口,用于引导线栓穿入纤维环内部。该缝合器细长,可在内镜下全可视化操作,结构简洁,设计巧妙,使用方便。(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visual fibrous ring stitching instrument under an end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stitching line and a guiding device, wherein the stitching line comprises a line body and a line bolt; the wire body is used for drawing and tightening the fiber ring-cut and the under-lens knot; the thread plug is connected to the tail end of the thread body and is left in the fiber ring after the puncture needle penetrates through the fiber ring; the wire bolt is a hard absorbable wire rod with barbs on the surface, when the wire bolt is subjected to the tensile force of the wire body, the barbs automatically scatter, and the width or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wire bolt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original puncture point, so that the wire bolt cannot be pulled out of the original puncture point when the wire body is pulled; the guiding device comprises a metal catheter for puncture, which is used for guiding the thread plug of the suture thread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fibrous ring; the metal conduit for pushing the wire bolt is hollow when punctured, and the tail end of the metal conduit is a puncturing end and is in a sharp arc shape; the punctur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harp opening and is used for guiding the wire bolt to penetrate into the fiber ring. The stitching instrument is long and thin, can be operated in a full-visual mode under an endoscope, and is simple in structure, ingenious in design and convenient to use.)

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盘纤维环缝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微创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因外力或劳损破裂,髓核从椎间盘内部自纤维环破口突出或游离,压迫神经、硬膜囊导致坐骨神经痛。手术中需要摘除突出游离的髓核,但是髓核摘除后纤维环破口依然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修复,日后在外力作用下,原纤维环破口处依然是个薄弱区域,可能再次破裂,髓核可以顺着原破口再突出,导致复发,椎间孔镜(脊柱内镜)手术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创伤小,恢复快,但是,由于脊柱内镜镜体内部的器械通道非常狭窄,仅为3.5-4.3毫米,现有的缝合工具只能在开放手术中使用,无法通过狭小的脊柱内镜通道,不能实现镜下破损纤维环的全可视化缝合。

例如:现有技术中CN205683106U是典型的利用倒钩穿刺破口一侧,再利用倒钩的针尖刺破破口另一侧组织,引导缝合线进行缝合。但操作难度很大,倒钩需要折断,并将倒钩完全从纤维环内侧穿出来引导缝合线,并且其直径大于现有常规内镜器械通道直径(3.5-4.3毫米),只能在定制的10毫米以上的大通道内镜下使用,但10毫米以上的大通道内镜不符合微创的本来意义,而且手术时缝合器工作端与镜壁挤压经常出现穿刺时断线情况。此外,现有技术CN107822680B使用的方式是利用穿线装置将两端带有线棒的缝合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破口的两侧,再将线棒从破口中拉出,将线棒切掉后打结,这种方式存在三个弊端:1、缝合线的长度必须固定,同时线必须在管道内,装配,运输过程使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容易发生阻碍线棒穿出,或穿出过程中线被刺针剐蹭导致线强度减弱或断裂的问题;2、穿刺过程需线棒中空,推动线棒的推针有两个,其中有一个中空另一个穿过其中,还要穿过中空的线棒,结构复杂、成本高,线棒的装配要求高,使用中如果有卡顿,第一线棒已经进入纤维环,第二线棒如果无法正常推出,但此时缝合线还留在缝合装置的线管里,想要剪短缝合线很困难,而且即使剪断了缝合线,第一线棒还留在纤维环内,给手术增加了更多的风险;3、线棒从破口中拉回,一方面线棒要切掉,但线棒会阻碍缝合视线,另一方面,线棒从破口中间拉回会把缝合线留在破口中,破口愈合慢,后续复发概率高;4、线棒为圆柱形,表面光滑,无法固定在纤维环内部,只适用于纤维环下方为中空的场景(线棒留在纤维环下方中空区),但大部分突出病例,纤维环与下方的髓核为一整体,线棒无法锚定纤维环,导致缝合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难度大,装置结构复杂,故障可能性高,手术风险高的问题,实现了操作简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手术风险低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包括缝合线和引导装置,所属缝合线包括线体和线栓;

所述线体用于牵拉破口和打结;

所述线栓固定于线体的一端,线栓用于穿刺纤维环表层后留置在纤维环内部;

所述线栓带有受到拉力作用下宽度或最大外径大于穿刺点直径的部件,使线体收拉时线栓不会穿过穿刺点;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金属导管,用于引导缝合线的线栓进入纤维环内;

金属导管中空,底端为尖端;所述尖端开口,用于缝合线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线栓为一个硬质杆,硬质杆长度是直径2-4倍。

进一步的,所述线栓为一段表面带有倒刺的硬质可吸收线棒。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倒刺的线栓直径不小于线体直径,所述线的同一轴向位置有2-6个倒刺,同一轴向位置的倒刺均匀分布,所述线的多个轴向位置有倒刺。

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线、线栓为可吸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镜下推结器,用于将在内窥镜外打的结经内镜器械通道推至纤维环破口表面,并为牵拉线体收紧线结时提供施力点;所述推结器包括推杆与推结头,推结头为圆弧状,顶端带有穿线孔,穿线孔用于线体穿过。

进一步的,还包括镜下线剪,其包括活动头、固定头、剪板、管体、拉杆、拉动部。

所述固定头固定在管体的一端,固定头为片状,所述活动头铰接管体带有固定头的一端;所述活动头与一根拉杆铰接,拉杆伸入管体内;

在管体远离固定头的一端定位一个拉动部,拉动部由把手带动旋转,拉动部旋转能够拉动拉杆带动活动头绕活动头与管体铰接点旋转;

所述固定头远离管体的前端固定有剪板;所述活动头远离管体的前端也带有剪板,活动头转动时其上的剪板能够贴合固定头上的剪板内侧面,从而剪断线体。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管中空,包括直杆部和弯杆部;

所述弯杆部轴线为弧线,与轴线为直线的直杆相延,二者内部空腔联通;

所述弯杆部用于扩大操作范围,可以缝合纤维环破口边缘2-3毫米,弯杆部的针头开口的底端为针刺点,针刺点于直杆部轴线之间的距离在3-5mm范围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用于从导杆内推送线栓,金属导杆直径小于金属导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包括杆体和杆柄部;

所述杆体为直杆;所述杆柄部自然状态下大于导杆空腔内径,便于术者把持、推送金属导杆,施压后能够将线栓顺势推出导杆尖端的空腔,从而将线栓留于纤维环内所述杆体为直杆;所述杆柄部自然状态下大于导杆空腔内径,便于术者把持、推送金属导杆,施压后能够将线栓顺势推出导杆尖端的管腔,从而将线栓留置于纤维环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将两个带有线栓的缝合线分别插入纤维环两侧,位于纤维环外部的线体镜外打结后,推结器自内镜器械通道将线结推送至纤维环表面,收紧打结后,镜下线剪剪断线体,取出多余线体,如此便能快速对纤维环破口进行内镜下的微创缝合。装置结构简洁,步骤清晰,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 是缝合线底端为硬质棒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带有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的缝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 是缝合时状态示意图。

图5 推结杆结构示意图;

图6推结头结构示意图;

图7 推结杆带有内凹口结构示意图;

图8 推结操作示意图;

图 9 推结操作示意图图;

图10 线剪结构示意图;

图11 线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 线剪完整接头示意图;

图13 线栓为网状的包裹线体底端时结构示意图;

图14 线栓为网状时在纤维环内未完全展开时状态示意图;

图 15 线栓为网状时在纤维环内完全展开时状态示意图;

图16 线栓为铁磁块时缝合操作示意图;

图17 剪板位置示意图;

图18 椎间盘示意图。

图中,金属导管100、直杆部110、弯杆部120、针头开口121;

缝合线200、线体210、线栓220、倒刺221;

金属导杆300、杆体310、压缩部320;

推结杆400、推结头410、穿线孔411、内凹口412;

线剪500、活动头510、固定头520、剪板530、管体540、拉杆550、拉动部5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缝合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一旦出现故障手术风险非常高。现有的缝合技术思路是沿袭传统的缝合过程,即由一根连续的线来缝合破口,这个思路给使得设计的缝合装置使用困难,操作复杂,结构复杂,成本高,风险高。本发明将缝合过程分成两条线来完成。如图1-18,利用带有能够锚定在纤维环全层内部的线栓来阻止缝合线被拉出,通过锚定在破口两侧的两根缝合线牵拉打结后实现对破口的缝合。

实施例一

如图1、2、4所示,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包括缝合线200和引导装置,所属缝合线200包括线体210和线栓220;

所述线体210用于牵拉破口和打结;线体即常用缝合线,当然在内镜下操作后续不可能再去手术拆线,所以最好是可吸收线。

所述线栓220固定于线体210的一端,线栓220用于穿刺纤维环后留置在纤维环内部;线栓220由人体可吸收的医用材料制成;

所述线栓带有倒刺,受到拉力作用后自动锚定于纤维环内部,其宽度或最大外径大于穿刺点直径的部件,使线体收拉时线栓不会被拉出穿刺点;线栓的用处就是给拉线提供对破口两侧施加牵拉的力时的固定和着力点,使线体210牵拉和打结后破口两侧的纤维环能够严密靠拢,以利于一期愈合。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100,用于引导缝合线的线栓进入纤维环内;

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100中空,底端为尖端;所述尖端开口,用于缝合线通过。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要能够从内窥镜的器械通道进入到破口处,长度和外径大小适当即可。

使用时,缝合线可以预置在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100内,使用金属导管100尖端刺穿纤维环全层,此时缝合线如果本身比较硬,能够承载轴向的压力,切变形不大,则线栓能够直接通过金属导管100尖端开口进入到纤维环内,线栓的最大外径不大于尖端开口的直径。

此外,线栓上可以负载有助于破口愈合、防止感染的药物,如生长因子,抗生素等。负载药物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物理压嵌在线栓的表面,也可以是线栓加工时加入可缓释的生长因子或抗生素。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线栓210为一个硬质杆,硬质杆长度是直径2-4倍。线栓的结构有很多中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线栓是一个硬质杆时,线体于硬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线栓进入纤维环后,向外拉时,硬质杆会横置在被刺穿的纤维环深部的中空处,从而阻碍线体外移。

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所述线栓210为一段带有倒刺的线。

所述带有倒刺的线的直径不小于线体直径,所述线的同一轴向位置有2-6个倒刺,同一轴向位置的倒刺均匀分布,所述线的多个轴向位置有倒刺,相邻轴向位置的倒刺在周向上交错设置。这种方式更便于穿刺进入纤维环内。这种方式线栓除了倒刺以外的部分的直径最好大于线体的部分。

实施例四,如图1、3所示,所述金属导管100包括直杆部110和弯杆部120;

所述弯杆部120轴线为弧线,固定在轴线为直线的直杆110底端,二者内部空腔联通;

所述弯杆部120用于扩大操作范围,弯杆部120的针头开口121的底端为针刺点,针刺点于直杆部110轴线之间的距离在3-5mm范围内。弯杆部120的主要作用是扩大操作范围,同时弯杆部底端开口的开口直径较大,便于线栓穿出。

实施例五,如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300,所述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300用于推送线栓,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300直径小于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100空腔内径。

所述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300包括杆体310和杆柄部320;

所述杆体310为直杆;所述杆柄部320自然状态下不小于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100空腔内径,便于术者把持、推送金属导杆,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杆是一根细杆,杆柄部施压后能够使直杆部金属导杆将线栓顺势推出金属导管100,从而将线栓留于纤维环内。

实施例六

如图13-15所示,所述线栓220展开成圆形、长方形或多于四个边的多边形,展开面积在0.5-1平方厘米,所述线体210与线栓的中心固定;

线栓220的制作过程如下;线栓展开成网状,由与线体210相同的材料编织制成;

步骤一,将线栓浸泡在含有缓释营养因子的生理盐水液体中;

步骤二,将线栓220对折包括向线体210底端,然后向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成杆状;或是将线栓220的一侧先向远离线体210的一侧内卷,再将相对的一侧向内折叠,然后将卷好的一侧包成棒状,如图2所示;

步骤三;线栓220真空冷冻干燥,使线栓220定型。

这样,线栓220能够包含更多的生长因子,同时在进入纤维环内后液体稀释下会展开,形成更稳定的线体的定位,有利于后续的打结中牵拉破口,避免线栓220被拉出纤维环。

实施例七

如图手术中,两根刺入纤维环内的缝合线200最终要依靠打结使破口对齐并固定,但是手术在内窥镜(脊柱内镜)下操作,打结就非常困难。因此,增加一种镜下推结器400,用于将在内窥镜外打的结推至纤维环破口处,并给牵拉对齐并并定位创口提供施力点;所述推结器400包括推结头410,推结头410顶端带有穿线孔411,穿线孔411用于线体210穿过。

使用时,将一根线体210穿过穿线孔411,将推结头410伸入内窥镜(脊柱内镜),将打好的结推至破口处,并牵拉线体210,使破口对齐,同样的操作再打第二结即可完成两根线的固定,使创口对齐定位。

推结头410的接触线体210的端面可以设置一个圆弧面412,用于推顶线结,减少接触面,力度更集中,确保线结打得更结实。

实施例八

如图10-12所示,打完结之后,为了便于将多余的线剪断,设计了在内窥镜(脊柱内镜)下实用的线剪500,其包括活动头510、固定头520、剪板530、管体540、拉杆550、拉动部560。

所述固定头520固定在管体540的一端,固定头520为片状,所述活动头510铰接管体540带有固定头520的一端;所述活动头510与一根拉杆550铰接,拉杆550伸入管体540内;

在管体540远离固定头520的一端定位一个拉动部560,拉动部560由把手带动旋转,拉动部560旋转能够拉动拉杆520带动活动头510绕活动头510与管体540铰接点旋转;

所述固定头520远离管体540的前端固定有剪板530;所述活动头510远离管体540的前端也带有剪板530,活动头510转动时其上的剪板530能够贴合固定头520上的剪板530内侧面,从而剪断线体210。

拉动部560可以是两个轮或是棍,所述拉杆从两个轮或棍之间间隙通过,两个轮或辊抵触拉杆,当转动一个把手使一个轮或辊转动时,能够牵拉拉杆550,达到活动头510转动的目的。

设置剪板530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线体210牵拉成与纤维环表面相交状态下能够在合适的位置剪断。

实施例九

还有一种缝合方式如图16所示,就是线栓220是一个铁磁块(可以是钢、铁等材料,最好是球形);通过引导干100进入纤维环后,将磁吸杆600从破口伸入纤维环内;

磁吸杆600包括外杆610、内杆620、磁铁630;

所述外杆610是一个底端为弧形的不导磁的杆,可以是塑料杆;

所述内杆620是导磁的金属杆,位于外杆610内,且内杆620底端从外杆610底端伸出,形成一个导磁的金属尖端;

所述磁铁630位于外杆610的顶端,与内杆620接触,使内杆620底端的金属尖端能够吸引线栓220;

所述杆体310的底端为磁铁,用于吸引线栓220,并将线栓从穿刺用于推送线栓的金属导管100内拉出;

拉出后可以利用实施例七中的推结杆400辅助打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稳定推进的电动腔镜吻合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