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纸幅类材料进行处理的压延机

文档序号:53818 发布日期:2021-09-28 浏览:6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对纸幅类材料进行处理的压延机 (Calender for treating web-like material ) 是由 吉瓦克池诺·吉尔拉尼 乔纳塔·马佐尼 于 2020-02-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用于对纸幅类材料(W)进行处理的压延机,该压延机包括适于对两个加热辊(R1、R2)进行支撑的固定结构(10、11H、11K、300),所述加热辊成形为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驱动单元(UM)和加热系统。压延机包括用于使辊与固定结构、所述驱动单元(UM)和加热系统接合以及相应地脱离接合的自动装置;所述自动装置是由可编程控制单元(UE)控制的,以及,所述辊(R1、R2)中的每个辊具有接合表面(B),该接合表面被成形为由用于使辊(R1、R2)移动的机械装置(CP)接合,当辊处于被包括在50℃与200℃之间的温度处时,该机械装置使辊在压延机(1)与一个或更多个等待或停放站(S1、S2、S3)之间移动。(A calender for treating a web-like material (W), comprising a fixed structure (10, 11H, 11K, 300) adapted to support two heated rolls (R1, R2) shaped to be connected to the fixed structure, a drive Unit (UM) and a heating system. The calender comprises automatic means for engaging and disengaging the rolls with the fixed structure, said drive Unit (UM) and the heating system, respectively; said automatic means are controlled by a programmable control Unit (UE), and each of said rollers (R1, R2) has an engagement surface (B) shaped to be engaged by a mechanical device (CP) for moving the rollers (R1, R2) which moves them between the calender (1) and one or more waiting or parking stations (S1, S2, S3) when they are at a temperature comprised between 50 ℃ and 200 ℃.)

用于对纸幅类材料进行处理的压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纸幅类材料进行处理的压延机、设施和方法。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涉及借助于加热辊来对纸幅类材料进行处理。

背景技术

在US 3507943中描述了对纸幅类材料、特别是对无纺织物(TNT)进行的处理,US3507943公开了一种包括压延机的系统,该压延机由两个加热的压印辊形成,两个加热的压印辊对由含热塑性纤维的TNT网状物所穿过的压印部进行限定。穿过在两个辊之间的压印部的材料经受了压力和热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确定了包含在网状物中的纤维的布置结构与物理状态的变化。特别地,根据由辊施加在经受处理的材料上的压力、辊的工作温度、材料的厚度与组分、以及辊的表面处理,可以在材料上形成与预定图案相对应的变形。在US4005169中描述了另一种包括压延机的系统,该压延机利用加热辊以用于处理TNT。

WO 2005/123374A1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印辊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具有两个侧部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为一个或更多个压印辊提供多个支撑件,一个或更多个压印辊在所述侧部之间具有相应的水平轴线,并且与对辊进行驱动的对应的马达连接,使得辊以预设角速度围绕相应的轴线旋转。

DE 1054952B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品、纸张、塑料等的压延机,该压延机包括可移除图案的辊。

在常规的生产系统中使用加热辊来处理TNT的缺点在于,必须等待许多个小时来允许辊冷却下来,以便将所述辊安全地附接至用于对辊进行更换的桥式起重机系统。

常规的生产系统的另一个缺点与需要为应用在压延机的辊上的支承件提供足够的冷却系统有关,所述冷却系统会导致结构上和操作上的复杂性,这使生产系统的成本效益降低。

常规的生产系统的另外的缺点与需要执行许多手动操作以将辊从压延机脱离接合相关联,这与目前的生产需求相比会导致过长的辊更换时间,并且对于执行这种操作的操作者的安全有较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或至少大幅度地减少上述缺点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所示特征的压延机和实现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所示特征的操作方法来达到该结果。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由于本发明,可以使辊的更换时间减少,并且同时使该操作的安全性增加。此外,可以使压延机的结构简化,从而进一步使辊的更换时间减少。

附图说明

由于以下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另外的优点和特点对于在本领域中的每位技术人员来说将愈加明显,所述描述和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提供,但不应被认为在限制性意义上,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在工作位置中的透明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在辊(R1、R2)的允许取出位置中的透明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3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6和图7示意性地表示了处于工作位置中的杆(304)和杆(310);

-图8和图9示意性地表示了处于工作位置中的杆(316)(图9)和处于辊的允许取出的位置中的杆(316)(图8);

-图10和图11是表示了作用在前述图中所示的压延机的辊上的力的两个示图;

-图12和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的两个立体图;

-图14A表示图11的压延机,其中将一些部分省去以更好地示出其他部分;

-图14B是图12的细节;

-图15表示成组的图14的示意性水平截面图,示出了辊的内部结构;

-图16A至图16C是图15的放大的细节;

-图17表示沿着图1的H-H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8A和图18B是两个细节,示出了在辊的销上的处于接合位置中的连结件(图18A)和相应地处于脱离接合位置中的连结件(图18B);

-图18C是与支承件冷却系统(105、106)的可能实施方案有关的细节;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了阀(108)的打开和关闭的两个示图,该阀用于将加热流体引入到在前述图中示出的压延机辊中;

-图20表示辊的示意性水平截面图,该截面图具有两个放大的细节;

-图21是竖向壁(11H)的侧视图;

-图22和图23是图15的另外放大的细节;

-图24是图23的细节;

-图25至图34示意性地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对压延机的辊的操纵;

-图35是与用于致动器的控制系统的可能构型有关的简化框图,该致动器用于对在前述图中所示的压延机进行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对压延机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并且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1)包括由具有金属横梁(10)和侧壁(11H、11K)的承载框架而形成的结构,该结构对存在两个辊(R1、R2)的空间进行限界,所述两个辊(R1、R2)与它们的相应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同一壁(11H、11K)正交地定向,并且定位成对可以由待处理的材料(W)而穿过的压印部(N)进行限定。辊(R1、R2)是可加热的辊,并且由所述结构(10、11H、11K)以可移除的方式支撑,使得在需要时可以将辊(R1、R2)移除并更换成其他可加热的辊。辊(R1、R2)旨在于在相反的方向上以预定的角速度围绕相应的纵向轴线旋转。为此目的,设置有驱动单元(UM),辊(R1、R2)可以连接至该驱动单元,以如上所述对所述辊的旋转进行控制。为了简化起见,材料(W)在图4中仅借助于水平虚线来表示,在该水平虚线上方放置有箭头,该箭头对由材料本身所遵循的方向进行指示。

纸幅类材料(W)属于通常用于制造无纺织物物品的类型。例如,所述材料可以唯一地由热塑性纤维构成,或者也可以由热塑性纤维与非热塑性纤维的混合物构成,所述热塑性纤维比如为纤维素,即所述材料可以由旨在通过穿过具有加热辊的压延机来处理的材料构成。

每个辊(R1、R2)包括外部护套(100),该外部护套可以是光滑的,或者设置有根据预定图案布置的浮雕和/或凹陷。因此,在压延机(1)上可以安装有均具有光滑护套的两个辊(R1、R2)、均具有设置有浮雕和/或凹陷的护套(100)的两个辊(R1、R2)、或者形成压延机的两个辊(R1、R2),在形成压延机的两个辊(R1、R2)中,一个辊的护套(100)是光滑的,并且另一个辊的护套(100)设置有浮雕和/或凹陷。此外,每个辊(R1、R2)在端部头部(T1、T2)中的每个端部头部处均具有销,该销具有第一销(101)和第二销(102),该第一销可以连接至驱动单元(UM),通过该第二销可以将辊(R1、R2)插入用于对辊进行加热的流体。所述销(101、102)沿着辊的纵向轴线对准,当辊在上述结构上定位在工作位置中时,该纵向轴线与辊的旋转轴线(r-r)重合。例如,辊(R1、R2)均是网纹辊(engraved rollers)并且以所谓的“稍部对稍部”的构型布置。

例如,驱动单元(UM)包括电动马达(M),该电动马达借助于包含在箱体(CM)中的带或链传动装置(图中不可见)与两个轴向弹性连结件(G1、G2)连接,该箱体(CM)相对于结构(10、11H、11K)定位在外部。每个连结件(G1、G2)与相应的辊(R1、R2)的旋转轴线(r-r)相对应地布置,并且设置有相对于连结件本身轴向地滑动的端部(200)。在端部(200)上,臂(201)与支承件(202)的插入部相连接。在相反侧部上,臂(201)连接至液压致动器(203),该液压致动器又固定至所述结构的侧壁(11K)。

所述端部(200)成形为与布置在相应的辊(R1、R2)的第一销(101)的端部上的动力输出装置(103)相联接。根据在附图中所示的示例,动力输出装置(103)借助于配装环(104)键接到第一销(101)上。由于连结件的数量为两个,即连结件的数量等于辊(R1、R2)的数量,因此设置了两个致动器(203),每个致动器作用在相应的臂(201)上,并且每个臂(201)连接至对应的连结件(G1、G2)的端部(200)。在图18A中,连结件(G1)在第一销(101)上定位在接合位置上,而在图18B中,该连结件(G1)处于脱离接合位置中。连结件在第一销(101)上的接合或脱离接合位置中的定位由致动器(203)来控制。如图18B中所示,在连结件的脱离接合位置中,在端部(200)与动力输出装置(103)之间形成了足够的空间(y),以允许如下进一步描述的辊的移除。

根据在附图中所示的示例,上述结构包括对于每侧的一对侧壁(11H、11K),即在驱动单元(UM)的侧部上的一对侧壁(11H、11K)和在相反侧部上的一对侧壁(11H、11K),以提供两个外部壁(11K)和两个内部壁(11H)。在内部壁(11H)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外部壁(11K)之间的距离。内部侧壁(11H)在它们相应的前侧(F)上具有两个叠置的凹部(300),所述凹部适用于部分地容纳对应的支承件(105),所述支承件(105)与在相应侧头部(T1、T2)附近的辊(R1、R2)相关联。此外,例如液压致动器的致动器(301)被安装在每个内部侧壁(11H)的前侧(F)上,该致动器(301)的茎部(302)被约束至杆(303)的前端部。杆(303)具有凹面面向上的凹形部分,并且杆(303)借助于销(340)铰接至相应的内部侧壁(11H),该销(340)具有布置在下部凹部(300)的背部上的水平轴线,即布置在与结构的基部(BA)最接近的凹部(300)的背部上的水平轴线。在实践中,所述销(340)相对于将茎部(302)与杆(303)的前端部相连接的点(305)位于相反侧部上。杆(303)的位于所述连接点(305)与销(340)之间的凹形部分与相应的下部凹部(300)配合,以对下部辊(R2)的对应支承件(105)的下部壳体进行限界。致动器(301)同步成使得两个杆(303)围绕相应的销(340)同步地旋转。

在每个外部侧壁(11K)上,以及更确切地在面向相应的内部侧壁(11H)的侧部上,应用有杆(304),优选地,该杆(304)具有带有面向下的凹面的凹形前侧(350),该杆被约束至对应的液压致动器(307)的茎部(306),并且借助于具有水平轴线的销(308)而铰接至壁(11K),该销(308)处于在该杆的凹形前侧(350)与连接至致动器茎部(307)的点(309)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每个杆(304)的前侧旨在于以距前述支承件(105)预定距离从上方接合每个辊(R1、R2)的支承件(106)。在杆(304)的上方有另一杆(310),该另一杆与第一杆(304)相同但处于镜向位置中,即具有向上而不是向下转动的相应的前端部(311)的凹面。所述另一杆(310)也被约束至相应的液压致动器(313)的茎部(312),并且借助于具有水平轴线的相应的销(314)而铰接至壁(11K),该销(314)处于在该另一杆的侧前部(311)与连接至致动器茎部(313)的点(315)之间的中间位置中。另一杆(310)的前侧旨在于从下方接合对应的支承件(106)。

在每个内部侧壁(11H)的前侧(F)上安装有额外的杆(316),该额外的杆在其的后侧上连接至对应的液压致动器(317),在其的前侧上具有凹形部分(318),该凹形部分在压延机的工作位置中朝向壁(11H)的后侧(P)转向,并且该额外的杆借助于具有水平轴线的相应的销(319)而铰接至壁(11H),该销(319)位于在该额外的杆的前侧(318)与连接至致动器(317)的茎部的点(320)之间的中间位置中。

在实践中,在每个外部侧壁(11K)上应用有:

-由致动器(307)控制的下部杆(304),该致动器对该下部杆的围绕具有水平轴线的销(308)的旋转进行控制,该下部杆是通过该销(308)而连接至壁(11K)的,所述下部杆(304)的自由前端部(350)优选地为具有面向下的凹面的凹形;以及

-由致动器(313)控制的上部杆(310),该致动器对该上部杆的围绕具有水平轴线的销(314)的旋转进行控制,该上部杆是通过该销(314)而连接至壁(11K)的,所述上部杆(310)的自由前端部(311)优选地为具有面向上的凹面的凹形。

同样,在每个内部侧壁(11H)上应用有:

-由致动器(301)控制的下部杆(303),该致动器对该下部杆的围绕具有水平轴线的销(340)的旋转进行控制,该下部杆是通过该销(340)而连接至壁(11H)的,所述下部杆(303)的中间部分优选地为具有面向上的凹面的凹形;以及

-由致动器(317)控制的上部杆(316),该致动器对该上部杆的围绕具有水平轴线的销(319)的旋转进行控制,该上部杆是通过该销(319)而连接至壁(11H)的,所述上部杆(316)的前部部分(318)优选地为凹形,该凹形具有当压延机处于工作位置中时面向同一壁(11H)的后部部分(P)的凹面。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压延机,在该压延机的右侧和左侧的每一侧上均具有两个下部杆(303、304)和两个上部杆(316、310),两个下部杆和两个上部杆布置在距彼此一预定距离(d)处,并且适于与布置在辊(R1、R2)上的对应支承件(105、106)接触,以在相同的支承件(105、106)上施加沿着非一致方向定向的力(F1、F2、F3、F4)。在实践中,对于两个辊(R1、R2)的每个右侧或左侧,所述杆(303、304、310、316)形成两个爪,所述爪沿着以预定的值(d)间隔开的平行平面作用。

参照附图中所示的示例,下部杆(303)和下部杆(308)在与下部辊(R2)的端部头部(T1、T2)相邻的支承件(105)上施加向上的推力(F1),以及相应地在同一辊(R2)的最外部支承件(106)上施加向下的推力(F2)。上部杆(310)和上部杆(316)在上部辊(R1)的最外部支承件(106)上施加向上的推力(F3),以及相应地在与同一上部辊(R1)的端部头部(T1、T2)相邻的支承件(105)上施加朝向压延机的后侧(P)的推力(F4)。

因此,辊(R1、R2)的弯曲度降低。事实上,所述力(F1、F2、F3、F4)作用在平行且非重合的平面上。

参照附图中所示的示例,在每个辊(R1、R2)内有导管(HT)以给送加热流体、比如在市场上通常可获得的类型的导热油。例如,可以使用下方表1中所示类型的导热油,在表1中,字母A至字母E具有以下含义:

A:制造商。

B:类型。

C:40℃处的粘度(cSt或mm2/s)。

D:100℃处的粘度(cSt或mm2/s)。

E:15℃处的密度(Kg/m3)。

F:自燃温度(℃)

(表1)

例如,取决于对在压延机的辊(R1、R2)之间引入的材料(W)要进行的特定处理,将所选的导热油在包括在170℃与200℃之间的温度处引入到导管(HT)中。

所述导管(HT)沿着辊(R1、R2)的纵向轴线布置,并且具有形成在辊的第二销(102)中的入口(107)。导管(HT)的入口(107)配备有阀(108),加热流体可以通过该阀被引入到导管(HT)中,并且该阀还允许将入口(107)关闭。阀(108)与管(HT)的入口(107)是一体的,即阀(108)与辊(R1、R2)是一体的。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工作位置上,阀(108)是打开的以允许加热流体在导管(HT)中循环,而当辊(R1、R2)必须从压延机移除时,该阀是关闭的。在距每个端部头部(T1、T2)的预定距离处,布置有间隔件(S1、S2),使得在辊(R1、R2)内部和每个端部头部附近形成有对应的室(C1、C2),其中,第一室(C1)距入口(107)更远并且第二室(C2)与所述入口更靠近。导管(HT)结束在第一室(C1)中,即导管(HT)的出口(109)在第一室(C1)中。第一室(C1)具有与热交换器(111)连通的多个连通孔(110),该热交换器与导管(HT)同轴且在导管(HT)的外部。第二室(C2)也具有与热交换器(111)连通的多个连通孔(110)。在第二销(102)中设置有第二导管(RF)以形成用于加热流体的返回线路。第二导管(RF)与第一导管(HT)同轴且在第一导管(HT)的外部,并且第二导管具有入口部分(112)和出口部分(113),该入口部分形成在第二端部头部(T2)中,在该出口部分上应用有对应的阀(114),该阀(114)允许加热流体通过第二导管(RF)的部分(113)排出,并且也允许对同一部分(113)进行阻塞。阀(113)与导管(RF)的出口(113)是一体的,即该阀与辊(R1、R2)是一体的。在工作状态下,阀(113)是打开的以允许加热流体穿过第二导管(RF),而当辊(R1、R2)必须从压延机移除时,该阀是关闭的。

因此,通过入口(107)以预定的压力引入在导管(HT)中的加热流体对第一室(C1)进行填充、在热交换器(111)中循环、进入第二室(C2)以及通过第二导管(RF)排出。流体输送管道(HT)的入口(107)和返回管道(RF)的出口(113)通过相应的阀(108、114)连接至本身已知的且在附图中不可见的加热系统和流体供给系统。

根据附图中所示的示例,第二销(102)由用于加热流体的流体输送管道(HT)和返回管道(RF)两者而穿过,并且阀(108、114)均在同一侧上,从而均被布置在第二销(102)的自由端部上。此外,阀(108、114)具有用于与所述阀的导管(在图中不可见)连接的相应的连接件(180、141),所述导管设置成用于供给加热流体以及相应地用于排出加热流体。

辊(R1、R2)的护套(100)与热交换器(111)同轴且在热交换器(111)的外部,该护套从热交换器接纳由加热流体所传送的热。

例如,辊(R1、R2)内的热交换器(111)包括螺旋线圈,该螺旋线圈的外部直径对应于护套(100)的内部直径,以确保正确的热交换。例如,所述线圈由螺旋形缠绕的矩形横截面的管而形成。根据所描述的示例,热交换器(111)在两个端部头部(T1、T2)之间的辊(R1、R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优选地,在销(102)的端部上安装有由中空本体(400)形成的液压连结件,该中空本体具有第一内部轴向管道(401),在该第一内部轴向管道中插入有管道(HT)的端子部分和与第一管道(401)同轴且在第一管道(401)的外部的第二管道(402),该第二管道构成了加热流体返回导管(RF)的延伸部。导管(401)结束于阀(108),而导管(402)结束于阀(114)。

连结件的本体(400)与辊(R1、R2)是一体的,并且当辊被放置于工作位置中时,该连结件的本体(400)借助于相应的附属部(403)而锁定至压延机(1)的对应壁(11K)。以此方式,在辊(R1、R2)的旋转期间,阀(108、114)始终处于同一位置中。事实上,销(102)在供阀(108、114)安装的连结件(400)内旋转。

优选地,上述阀(108、114)被应用在连结件(400)的在辊(R1、R2)的工作位置中面向压延机(1)的后侧(P)的侧部上。

阀(108、114)通常是关闭的,并且通过安装在压延机(1)的侧壁(11K)上的预定位置中的相应的致动器(508、514)来打开。参照图14B中所示的示例,在壁(11K)上有两对致动器(508、514),即对于每个辊(R1、R2)有一对致动器(508、514)。下面参照图19A和图19B来描述压延机1的这部分的操作,图19A和图19B涉及单个阀(108),但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用于加热流体的入口阀(108)和出口阀(114)两者的所有阀来说,操作是相同的:当将加热流体引入到管道(HT)中时,致动器(508)的活塞(581)推动在阀(108)的前基部(181)上,该前基部的运动借助于将成组的下部元件(182)与上部元件(184)连接起来的桥接件(183)而传递至内部组(182、184)的下部元件(182),由此加热流体可以自由地穿过阀,如在图19A中的箭头“T”所示;反之,当阀(108)必须关闭时,致动器(508)的活塞缩回,如在图19B中所示,使得上述组(182、184)的下部本体(182)与上部本体(184)间隔开,并且流体不能穿过供连接件(180)插入的下部元件(182),并且防止流体通过同一连接件(180)的漏出。

特别如图22和图23中所示,每个销(101、102)均可以设置有内部管道,该内部管道设计成允许空气穿过该内部管道,以便使该内部管道的温度降低并因此保持支承件(105、106)的完整性。因此,如通常在热压延机中所预见的,支承件(105、106)的工作温度的控制可以在未设置外部冷却回路的情况下进行。参照在图22和图23中所示的示例,在每个销(101、102)中可以形成与辊旋转轴线(r-r)平行的通道(CC)。所述通道(CC)在销中形成将支承件与由加热流体所传递的热隔离的热绝缘室。可能地,空气或甚至是隔热材料可以存在于管道(CC)中。如图中所示,所述通道(CC)在支承件(105、106)下方形成。

所述通道(CC)也可以通过第一系列的径向孔(RC)和第二系列的孔(SC)与外部相连通,第一系列的径向孔布置在相应的端部头部(T1、T2)附近,在该处销的直径较大,第二系列的孔(SC)与第一系列的孔(RC)相隔预定距离(a),在该处销的直径较小。第二系列孔(SC)的轴线汇聚在辊的旋转轴线(r-r)上,从而呈现出距端部头部更远的入口和与端部头部更靠近的出口。所述距离(a)大于在支承件(105、106)之间的距离,使得在通道(CC)中流动的空气可以对两个支承件进行冷却。如在图24中所示,在供上述阀(108、114)安装的销(102)中,通道(CC)与流体返回管道(RF)同轴且在流体返回管道(RF)的外部。

外部空气通过孔(SC)进入通道(CC),并且通过径向孔(RC)排出,从而使辊(R1、R2)的支承件(105、106)得到充分的热绝缘。图18C示出了喷嘴(UR),该喷嘴沿孔(SC)的方向吹气,以在如果需要时进一步便于空气穿过通道(CC)的循环。优选地,通道(CC)布置在辊(R1、R2)的两个销(101、102)中,但该通道(CC)的管道也可以仅设置在销(102)中。在图22中,销(101)也设置有由通道(CC)形成的冷却管道。

有利地,在辊(R1、R2)的每个销(101、102)上应用有两个衬套(B),优选地,所述两个衬套中的每个衬套放置在两个对应的支承件(105、106)之间的中间位置中并且适于通过桥式起重机(CP)而接合,该桥式起重机(CP)的功能是在压延机(1)与辊的一个或更多个停放站或等待站(S1、S2、S3)之间移动辊(R1、R2),如下文另外描述的。桥式起重机(CP)位于压延机外。

更具体地,参照附图的图25至图34,为了允许例如从压延机(1)移除辊(R1、R2),杆(303、304、310、316)均通过对应的致动器(301、307、313、317)而围绕相应的销旋转,以解除支承件(105、106)并将辊从座部(300)释放。在这个阶段中,辊与驱动单元的连接被脱离接合,从而解除了相应的动力输出装置(103),并且加热流体供给通过借助于致动器(508、514)来使阀(108、114)关闭而被中断。由桥式起重机移除的辊的脱离接合程序、以及用于使阀(108、114)关闭的程序和用于释放支承件(105、106)的程序通过对前面描述的致动器进行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单元(UE)来自动地管理。此时,桥式起重机(CP)的臂(BC)与待接合的辊的衬套(B)接近,所述臂(BC)在所述臂(BC)的自由端部处成形为适于与辊(R1、R2)的衬套(B)相接合,并且所述臂(BC)通过接合所述衬套来抓取辊并将该辊运送至目的地站(S3),从而使该辊达到可以将以相同方式构造的一个或更多个辊放置成等待被使用的结构。图25至图28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桥式起重机(CP)而从压延机(1)移除辊(R1)、将该辊运送至目的地结构(S3)、以及将辊释放的过程。

通过桥式起重机(CP)对辊的抓取在无需等待辊冷却下来的情况下发生,在这个阶段时,辊的外表面通常可以在50℃与200℃之间的温度处。因此,与传统系统相比,执行压延机辊(1)的抓取所需的总时间是大大减少的,在传统系统中,辊与桥式起重机的联接是手动操作的,其中需要等待辊被充分冷却以免对操作者造成灼伤。然后,可以借助于同一桥式起重机(CP)将在之前从压延机(1)取下的辊更换为位于可能与之前的站(S3)不同的站(S2)中的另一辊,当将新辊定位在压延机(1)中时,该同一桥式起重机(CP)将执行相对于之前的辊的相反的运动。在将新辊定位在压延机(1)中之后,杆(303、304、310、316)均通过对应的致动器(301、307、313、317)而围绕相应的销旋转,以接合新辊的支承件(105、106)并将该新辊约束至目标座部(300)。图29至图34示意性地示出了从站(S2)移除新辊、将该辊运送至压延机(1)以及将桥式起重机(CP)重新定位在等待位置中。在图25至图34中,附图标记“CF”表示设置有冷辊的冷却单元,这种类型的冷辊通常用于对从热压延机出来的材料(W)进行冷却。

布置在辊(R1、R2)的销(101、102)上的衬套(B)形成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适于由机械装置接合,该机械装置用于当辊(R1、R2)在已经通过由可编程控制单元(UE)控制的所述自动装置而从所述结构释放、从所述驱动单元断开连接并且从所述加热系统断开连接之后处于被包括在50℃与200℃之间的温度处时,使辊(R1、R2)在压延机(1)与一个或更多个等待站或停放站(S1、S2、S3)之间移动。在前面描述的示例中,用于使辊移动的机械装置包括桥式起重机(CP),但可以使用适用于在所述接合表面处接合辊的任何其他移动系统来代替桥式起重机(CP)。同样,接合表面(B)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优选地,所述接合表面(B)由配装在相应销上的衬套形成,但该接合表面也可以直接形成在该销上。优选地,为了便于用来操纵辊(R1、R2)的机械装置的介入,所述成形表面处于两个对应的支承件(105、106)之间的中间位置中,但该成形表面可以同样地布置在任何有用的位置中,以通过所述机械操纵装置来允许该成形表面的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压延机适于被安装在如上所述的设施中,该设施除了包括压延机本身之外,还包括例如上述的桥式起重机(CP)的机械装置,该机械装置适用于在辊(R1、R2)处于包括在50℃与200℃之间的温度处时,使该辊(R1、R2)在压延机(1)与一个或更多个等待站或停放站(S1、S2、S3)之间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是用于对纸幅类材料(W)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中,固定结构(10、11H、11K、300)对两个加热辊(R1、R2)进行支撑,所述加热辊相对地布置以形成能够由纸幅类材料(W)穿过的压印部(N),其中,每个辊(R1、R2)具有设置有支承件(105、106)的右部销(101)和左部销(102),其中,每个辊被成形为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驱动单元(UM)和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适于使该辊的外表面达到预定的工作温度,该方法包括:

-启用用于将辊钩连至所述固定结构以及相应地用于将该辊从结构自身释放的自动装置;

-启用用于将辊(R1、R2)接合至所述驱动装置(UM)以及相应地用于将辊从驱动单元脱离接合的自动装置;

-启用将辊(R1、R2)连接至所述加热系统以及相应地将所述辊(R1、R2)断开连接的自动装置;

-由可编程控制单元(UE)对所述自动装置进行控制;

-在所述辊(R1、R2)中的每个辊上布置有成形表面(B),该成形表面(B)由用于使辊(R1、R2)移动的机械装置(CP)接合,当辊在已经在通过由可编程控制单元(UE)控制的所述自动装置而从所述结构释放、从所述驱动单元断开连接以及从所述加热系统断开连接之后而处于介于50℃与200℃之间的温度处时,所述机械装置(CP)使辊在压延机(1)与一个或更多个等待站或停放站(S1、S2、S3)之间移动。

在实践中,关于所描述和图示的各个元件及其相互布置结构,执行的细节可以以等同的方式任意变化,而不会因此背离所采用的解决方案的想法,并且因此保持在本专利根据以下权利要求所赋予的保护范围之内。

4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在热轧带材轧机或厚板材轧机中在冷却段的带钢宽度上调整轧件的不同冷却过程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