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

文档序号:1927863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 (Emergency cot convenient for corridor ) 是由 不公告发明人 于 2021-10-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发明属于急救病床领域,为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侧前后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前后护栏,所述床架上侧左右分别固定设有两个病人固定扣,所述床架上侧左右分别转动设有一个床板所述床架内侧固定设有八个床板加强杆,所述床板加强杆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床板加强横杆。本发明能够用于所需急救病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时可以无需医护人员用人力抬动急救床下楼,能够做到推动急救床下楼,始终保持急救床的履带轮楼梯有三级台阶接触,从而保证急救床不会颠簸,不会倾倒,同时还可以使得病人在急救床上始终保持水平状态。(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mergency sickbeds, and relates to an emergency bed convenient for a corridor.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pushing the emergency bed to go downstairs without manual lifting of the emergency bed by medical personnel when a patient needing emergency treatment lives in a building without an elevator, and can always keep the crawler wheel stairs of the emergency bed in contact with the third-stage steps, thereby ensuring that the emergency bed does not jolt and topple, and simultaneously ensuring that the patient can always keep a horizontal state on the emergency bed.)

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急救病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急救床是用来搬运需要急救的病人的运输工具,目前市面的的各种急救床都无法下楼梯,当病人的居住地没有电梯时,把病人运下楼成了一大难题,此时医护人员往往都是用人力来将病人放在急救床上抬下楼,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将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另外当病人体重过于重时,医护人员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把病人搬运到楼下,这样不仅会使得医护人员付出大量的体力,更重要的是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得病人无法更加快速的得到救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本便于楼道用急救床能够平稳的,无需医护人员抬着下楼梯,且能够使得病人在急救床上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侧前后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前后护栏,所述床架上侧左右分别固定设有两个病人固定扣,所述床架上侧左右分别转动设有一个床板所述床架内侧固定设有八个床板加强杆,所述床板加强杆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床板加强横杆,所述床板加强杆上侧固定设有床板,所述床板加强杆下侧固定设有水平仪。

优选的,所述床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两个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每个所述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上侧固定设有左右护栏定位孔板,每个所述左右护栏定位孔板设有左右护栏定位销,所述床架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左右护栏,每个所述左右护栏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右护栏旋转轴,每个所述左右护栏旋转轴与每个所述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架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两个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每个所述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前侧固定设有卡扣,每个所述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内侧固定设有弹簧固定板,每个所述弹簧固定板设有弹簧固定板凹槽,每个所述卡扣后侧转动设有卡板,每个所述卡板内侧固定设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与每个所述弹簧固定板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床架下端转动设有四个液压杆,每个所述液压杆内侧设有液压杆油腔,每个所述液压杆上侧固定设有液压杆转动轴,每个所述液压杆转动轴与每个所述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液压杆下端固定设有液压杆底座,每个所述液压杆底座右侧转动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每个所述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上固定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每个所述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右侧固定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杆,每个所述履带轮轴固定杆右侧固定设有四个履带轮轴,每个所述履带轮轴右侧转动设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外侧转动设有履带,所述履带与所述履带轮啮合,每个所述液压杆底座前侧固定设有履带转动电机,每个履带转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设有履带转动电机轴,每个所述履带转动电机轴右侧固定设有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每个所述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与每个所述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每个所述液压杆底座左侧固定设有小液压杆固定座,每个所述小液压杆固定座左侧固定设有小液压杆,每个所述小液压杆上侧固定设有小液压杆输油管,每个所述小液压杆输油管上固定设有小液压杆输油管电磁阀,每个所述小液压杆下侧滑动设有小液压杆伸缩杆,每个所述小液压杆伸缩杆左侧固定设有轮子轴,每个所述轮子轴左侧转动设有轮子,每个所述液压杆前侧固定设有液压杆进油管,每个所述液压杆进油管上固定设有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

优选的,前后两个所述液压杆之间固定设有加强杆,每个所述加强杆上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每个所述液压油箱前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出油口,每个所述液压油箱出油口前侧固定设有输油管,每个所述输油管与每个所述液压杆进油管相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液压油箱左侧固定设有活塞滑槽,每个所述加强杆后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电机座,每个所述液压油箱电机座上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电机,每个所述液压油箱电机输出端固定设有液压油箱电机轴,每个所述液压油箱电机轴前侧固定设有偏心轮,每个所述偏心轮外侧固定设有活塞杆轴,每个所述活塞杆轴前侧转动设有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右侧固定设有活塞,每个所述活塞与每个所述活塞滑槽滑动连接。

当需要将病人搬到急救床上时,只需将左右护栏向外侧掰开,此时左右护栏定位孔将会脱离左右护栏定位销,当病人在急救床上躺好后,将绷带绑在病人固定扣上用于固定病人,同时将左右护栏抬起,使左右护栏定位孔卡在左右护栏定位销内。

下楼梯时,床架的前侧在前,当前侧的两个履带到达楼梯时,履带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将会根据水平仪所测得的数据转动,从而带动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旋转,与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啮合的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也将会随之转动,使得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履带转动一定的角度,随着急救床的前进,急救床前端将会低于急救床的后端,此时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将会打开,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油箱电机的输出端将会根据水平仪所测得的数据旋转,从而带动偏心轮的旋转,从而使得活塞杆推动活塞往活塞滑槽里面滑动,此时液压油将会进入前侧的液压杆油腔内,从而将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杆的伸缩杆顶起,从而使得急救床在下楼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当急救床将要到达平面时,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杆将会收缩,从而保证病人在下楼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得急救床能够自主下楼,无需医护人员再下楼时要抬着急救床,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病人在下楼时发生意外造成二次伤害。

当急救床到达水平地面时,此时关闭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打开小液压杆输油管电磁阀,液压油箱电机通过偏心轮和活塞杆带动活塞向活塞滑槽内滑动,此时液压油通过输油管和小液压杆输油管进入小液压杆,从而将小液压杆伸缩杆顶起,从而使得轮子代替履带在水平地面转动,这样可以使得在平地上能够拥有更快的速度,减少病人急救的时间,使得病人能够更快的接收治疗。

当急救床到达急救车时床架的后侧变成前侧进入急救车,当急救床的液压杆碰到急救车时将会向前转动,并将卡板顶起,使得急救床能够更方便的登上急救车。当急救车到达医院后,急救床在向外移动时,液压杆会向回转动同时卡板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到卡扣内,此时将会把液压杆卡住,使得液压杆无法转动,这样有利于急救床上下急救车,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将急救床抬进抬出急救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节约了病人的抢救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便于楼道用急救床具有以下优点:

1.使得急救床能够自主下楼,无需医护人员再下楼时要抬着急救床,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病人在下楼时发生意外造成二次伤害。

2.可以使得在平地上能够拥有更快的速度,减少病人急救的时间,使得病人能够更快的接收治疗。

3.有利于急救床上下急救车,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将急救床抬进抬出急救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节约了病人的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便于楼道用急救床的右侧等轴测视图。

图2是便于楼道用急救床的前侧等轴测视图。

图3是便于楼道用急救床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D-D方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0、床架;11、前后护栏;12、左右护栏;13、床板;14、病人固定扣;15、液压杆转动轴;16、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17、卡扣;18、卡板;19、弹簧;20、弹簧固定板;21、液压杆;22、液压杆底座;23、履带;24、履带轮;25、小液压杆固定座;26、小液压杆;27、小液压杆输油管;28、轮子;29、小液压杆伸缩杆;30、轮子轴;31、输油管;32、加强杆;33、液压油箱;34、液压油箱出油口;35、液压油箱电机;36、偏心轮;37、活塞杆;38、液压油箱电机轴;39、活塞滑槽;40、履带转动电机;41、履带转动电机轴;42、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43、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44、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45、弹簧固定板凹槽;46、左右护栏定位孔板;47、左右护栏定位孔;48、左右护栏定位销;49、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50、左右护栏旋转轴;51、小液压杆输油管电磁阀;52、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53、履带轮轴固定杆;54、履带轮轴;55、液压杆进油管;56、活塞杆轴;57、活塞;58、液压油箱电机座;59、液压杆油腔;60、液压油箱;61、床板加强杆;62、床板加强横杆;63、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楼道用急救床,包括床架10,床架10上侧前后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前后护栏11,床架10上侧左右分别固定设有两个病人固定扣14,床架10上侧左右分别转动设有一个床板13床架10内侧固定设有八个床板加强杆61,床板加强杆61两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床板加强横杆62,床板加强杆61上侧固定设有床板13,床板加强杆61下侧固定设有水平仪63。

如图1和图5所示,床架10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两个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49,每个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49上侧固定设有左右护栏定位孔板46,每个左右护栏定位孔板46设有左右护栏定位销48,床架10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左右护栏12,每个左右护栏12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右护栏旋转轴50,每个左右护栏旋转轴50与每个左右护栏旋转轴固定板49转动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床架10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两个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16,每个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16前侧固定设有卡扣17,每个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16内侧固定设有弹簧固定板20,每个弹簧固定板20设有弹簧固定板凹槽45,每个卡扣17后侧转动设有卡板18,每个卡板18内侧固定设有弹簧19,每个弹簧19与每个弹簧固定板20相固定。

如图2和图6所示,床架10下端转动设有四个液压杆21,每个液压杆21内侧设有液压杆油腔59,每个液压杆21上侧固定设有液压杆转动轴15,每个液压杆转动轴15与每个液压杆转动轴固定板16转动连接,每个液压杆21下端固定设有液压杆底座22,每个液压杆底座22右侧转动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44,每个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44上固定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43,每个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轴44右侧固定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杆53,每个履带轮轴固定杆53右侧固定设有四个履带轮轴54,每个履带轮轴54右侧转动设有履带轮24,履带轮24外侧转动设有履带23,履带23与履带轮24啮合,每个液压杆底座22前侧固定设有履带转动电机40,每个履带转动电机40输出端固定设有履带转动电机轴41,每个履带转动电机轴41右侧固定设有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42,每个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42与每个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43啮合。

如图3和图6所示,每个液压杆底座22左侧固定设有小液压杆固定座25,每个小液压杆固定座25左侧固定设有小液压杆26,每个小液压杆26上侧固定设有小液压杆输油管27,每个小液压杆输油管27上固定设有小液压杆输油管电磁阀51,每个小液压杆26下侧滑动设有小液压杆伸缩杆29,每个小液压杆伸缩杆29左侧固定设有轮子轴30,每个轮子轴30左侧转动设有轮子28,每个液压杆21前侧固定设有液压杆进油管55,每个液压杆进油管55上固定设有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52。

如图4和图7所示,前后两个液压杆21之间固定设有加强杆32,每个加强杆32上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33,每个液压油箱33前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出油口34,每个液压油箱出油口34前侧固定设有输油管31,每个输油管31与每个液压杆进油管55相固定连接,每个液压油箱33左侧固定设有活塞滑槽39,每个加强杆32后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电机座58,每个液压油箱电机座58上侧固定设有液压油箱电机35,每个液压油箱电机35输出端固定设有液压油箱电机轴38,每个液压油箱电机轴38前侧固定设有偏心轮36,每个偏心轮36外侧固定设有活塞杆轴56,每个活塞杆轴56前侧转动设有活塞杆37,每个活塞杆37右侧固定设有活塞57,每个活塞57与每个活塞滑槽39滑动连接。

当需要将病人搬到急救床上时,只需将左右护栏12向外侧掰开,此时左右护栏定位孔47将会脱离左右护栏定位销48,当病人在急救床上躺好后,将绷带绑在病人固定扣14上用于固定病人,同时将左右护栏12抬起,使左右护栏定位孔47卡在左右护栏定位销48内。

下楼梯时,床架10的前侧在前,当前侧的两个履带23到达楼梯时,履带转动电机40的输出端将会根据水平仪63所测得的数据转动,从而带动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42旋转,与履带转动电机轴齿轮42啮合的履带轮轴固定杆转动齿轮43也将会随之转动,使得履带轮轴固定杆53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履带23转动一定的角度,随着急救床的前进,急救床前端将会低于急救床的后端,此时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52将会打开,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油箱电机35的输出端将会根据水平仪63所测得的数据旋转,从而带动偏心轮36的旋转,从而使得活塞杆37推动活塞57往活塞滑槽39里面滑动,此时液压油将会进入前侧的液压杆油腔59内,从而将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杆21的伸缩杆顶起,从而使得急救床在下楼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当急救床将要到达平面时,急救床前侧的液压杆将会收缩,从而保证病人在下楼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得急救床能够自主下楼,无需医护人员再下楼时要抬着急救床,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病人在下楼时发生意外造成二次伤害。

当急救床到达水平地面时,此时关闭液压杆进油管电磁阀52,打开小液压杆输油管电磁阀51,液压油箱电机35通过偏心轮36和活塞杆37带动活塞57向活塞滑槽39内滑动,此时液压油通过输油管31和小液压杆输油管27进入小液压杆26,从而将小液压杆伸缩杆29顶起,从而使得轮子28代替履带23在水平地面转动,这样可以使得在平地上能够拥有更快的速度,减少病人急救的时间,使得病人能够更快的接收治疗。

当急救床到达急救车时床架10的后侧变成前侧进入急救车,当急救床的液压杆21碰到急救车时将会向前转动,并将卡板18顶起,使得急救床能够更方便的登上急救车。当急救车到达医院后,急救床在向外移动时,液压杆21会向回转动同时卡板18在弹簧19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到卡扣17内,此时将会把液压杆21卡住,使得液压杆21无法转动,这样有利于急救床上下急救车,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将急救床抬进抬出急救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节约了病人的抢救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安装折叠式机动运载工具担架传送装置的救护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