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

文档序号:1761117 发布日期:2019-12-03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 (A kind of Lhasa schizothoracin method for incubating oosperm ) 是由 曾本和 王万良 刘海平 王金林 林少卿 牟振波 于 2019-10-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结合拉萨裂腹鱼受精卵敏感期特点,分阶段进行孵化,有效降低人力投入,适用于大规模拉萨裂腹鱼的人工繁殖。(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kind of Lhasa schizothoracin method for incubating oosperm, and before from fertilized eggs to the muscle segment apparition, fertilized eggs are placed in Lotic hatching in hatching frame;After development of fertilized ova to muscle segment apparition, dead ovum is rejected, fertilized eggs are moved into fish hatcher and are hatched.In conjunction with Lhasa schizothoracin fertilized eggs sensitive periods feature, is hatched stage by stage, human input i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suitable for extensive Lhasa schizothoracin.)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的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拉萨裂腹鱼俗称拉萨弓鱼,仅分布于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水体,资源量少,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年龄较迟,为我国的特有种,也是西藏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受传统和宗教的影响,藏民不食鱼,目前拉萨裂腹鱼还有一定数量种群。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外来人口入藏开发,捕鱼强度不断增强,尤其是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高原鱼”在很多地方成了一种时尚;拉萨裂腹鱼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捕捞量不断加大,远超过了增长速度。许多入侵种在雅鲁藏布江中已经形成了自然种群,与土著鱼类竞争食物和生态位,也造成目前拉萨裂腹鱼的种群数量锐减。同时,放流西藏本土鱼是西藏传统文化,每年西***民要放流大量鱼苗到河流里面,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萨卡达瓦节期间,市场销售放流鱼总额达1亿人民币。目前,西藏本土鱼均为从野外捕捞而来,人工养殖的西藏本土鱼的养殖场数量和规模太小,目前还没有人工养殖本土鱼进入市场。因此,研究、保护拉萨腹鱼资源迫在眉睫。

开展野生拉萨裂腹鱼的人工繁殖是其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受精卵人工孵化是人工繁殖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拉萨裂腹鱼的传统受精孵化一般采用水泥池+孵化框的原始孵化方法,水霉严重,孵化全程都需要挑取死卵耗费大量人力,苗种生产能力弱,严重阻碍了拉萨裂腹鱼的规模化生产。CN105248335公开了一种裂腹鱼鱼类受精卵孵化方法,包括孵化场址选择,孵化场的建造,受精卵孵化方法和管理。方法简便成本低廉,能满足数十乃至数百万粒裂腹鱼受精卵孵化工作。但孵化期间全程需要剔除死卵,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产能低;受精卵孵化周转慢,繁殖季节能孵化批次少。

发明内容

为实现拉萨裂腹鱼的规模化生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结合拉萨裂腹鱼受精卵敏感期特点,分阶段进行孵化,有效降低人力投入,适用于大规模拉萨裂腹鱼的人工繁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

本发明在拉萨裂腹鱼的繁殖生产中,发现裂腹鱼受精卵存在对水流敏感的现象。直接采用鱼卵孵化器孵化,上溢的水流会引起受精卵上下翻滚,造成受精卵死亡。本发明经研究指出拉萨裂腹鱼在肌节出现期后的受精卵耐震动能力明显增强,在流动水体内仍能保持与平静水体相当的成活率,可在此时将鱼卵从孵化框转入鱼卵孵化器中,有效节约孵化空间,加快受精卵孵化周转速度,降低人力投入。

本发明所述肌节出现期是指水温12-16℃,从得到受精卵算起56-95h。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所述孵化框孵化占时27-32%,鱼卵孵化器孵化占时68-73%。

本发明所述的孵化框为底面紧绷有网面的木框,且网孔直径为1.5 mm。

本发明所述的孵化框置于平列槽中,从平列槽的一端泵入曝气后的井水,将受精卵平铺于孵化框内;所述平列槽中水流速为0.01-0.02m/s,溶氧≥8mg/L,水温12.0-16.0℃,pH 7.5-8.5。

控制水流速0.01-0.02m/s,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在肌节出现期以前对水流和震动非常敏感,水流速超过0.02m/s,受精卵死亡率显著升高;水流速低于0.01m/s,水流交换过慢,受精卵容易缺氧死亡。

控制水温12-16℃,水温越低,受精卵孵化周期越长,同时孵化率越低;水温过高,受精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初孵仔鱼畸形率显著升高。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在水温低于12℃时,孵化周期显著增加,受精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水温高于16℃,受精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初孵仔鱼畸形率显著升高。控制pH7.5-8.5,在该范围外的温度会导致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初孵仔鱼畸形率显著升高。

优选地,每隔8h轻轻搅动鱼卵1次。防止鱼卵堆积黏在孵化盘上,造成周边受精卵感染水霉,局部缺氧死亡。

本发明所述的鱼卵孵化器包括孵化桶和设置在孵化桶内的进水管,所述孵化桶的底部为弧形面,所述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上均布有多个出水孔且一端封闭,所述进水管开放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孵化桶外部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孵化桶的上部开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连接外部的溢水管。

本发明所述鱼卵孵化器孵化包括以下步骤:

A、将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连接外部水源,保持持续进水;

B、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受精卵在底部水流作用下上下翻滚;

C、出苗后的卵膜和死卵漂浮在水面上,并顺水流从鱼卵孵化器上部的溢水口排出;

D、将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连接外部鱼池,取出鱼卵孵化器内的进水管,鱼苗随水流一起从鱼卵孵化器底部排出到鱼池中,完成鱼苗的收集。

优选地,所述的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进水口泵入曝气后的井水,水温12-16 ℃,溶解氧≥8 mg/L,进水口的水流速为0.1-0.2m/s,水流量为40-80L/min。

控制水流速0.1-0.2m/s,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在肌节出现期以前对水流和震动非常敏感,水流速低于0.1m/s,受精卵不能上下翻滚,堆积在底部,容易局部缺氧和滋生水霉;水流速高于0.2m/s后,受精卵适应不了受精卵上下翻滚幅度太大,容易从孵化器顶部溢出,同时水流速高于0.3m/s后,死亡率显著升高,鱼苗畸形率显著升高。

优选地,孵化密度为0.1万粒每升水,在0.1-0.2m/s水流速下,受精卵均匀上下翻滚,受精卵充满整个孵化器90%,充分利用孵化器空间,同时又不会从孵化器顶部溢出;受精卵孵化密度高于0.1万粒每升水后,受精卵容易从孵化器顶部溢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合拉萨裂腹鱼受精卵敏感期特点,肌节出现期以前孵化框孵化,肌节出现期后圆柱溢水型孵化器孵化。适用于大规模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在保证受精卵孵化率的前提下,有效节约孵化空间,有效降低人力投入。

2、本发明的鱼卵孵化器,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可孵化受精卵数量大大增加;受精卵死亡后,鱼卵发白,密度变小,可随着水流从孵化器上端流出,因此不用剔除死卵,节约大量人力财力。

3、本发明的鱼卵孵化器的底部呈平缓过度的弧形面,由于拉萨裂腹鱼受精卵为沉性卵,底部为弧形面的柱形孵化器能形成自下而上的水流,可使受精卵能上下翻滚,无水流死角,鱼卵不会堆积在死角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温度条件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发育到各时期所需时间变化图。

图2 是拉萨裂腹鱼不同发育时期受精卵在连续震动下死亡百分比。

图3是连续震动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不同受精时间死亡百分比。

图4为本发明鱼卵孵化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孵化桶,2、进水管,3、连接管,4、溢水管,11、进水口,12、溢水口,21、出水孔,3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相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经长期在西藏自治区对拉萨裂腹鱼受精卵的发育观察实验,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发育到各时期所需时间变化图(图1),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拟合得出表1的回归方程。

表1 不同温度下异齿裂腹鱼胚胎发育各时期和发育时间的回归方程

肌节出现期为受精卵发育的第20个发育阶段,将20带入表1的“x”,可计算出不同温度下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所需要的时间(h)。根据计算出的时间,选取孵化受精卵在解剖镜下观察,再次确认是否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如未发育到,可每隔2h观察1次。

研究发现,水温越高,发育到肌节出现期所需时间越短,适于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的温度是12-16℃,表2列举出在12、14、16℃发育到肌节出现期所需时间,为不同温度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从平列槽中转移到孵化器中时间节点提供依据。

表2 不同温度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胚胎发育到肌节出现期所需时间

震荡实验

将受精卵于平列槽孵化盘中孵化,孵化盘为48cm×35cm×4cm。从受精到出膜,每一个发育时期随机捞取鱼卵300粒,平均分为2个组。1组为试验组,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SHZ-A)震荡,震荡频率分别为100 r/min(换算为水流速为0.3m/s),水温12℃,直到下一个发育时期,解剖镜下,统计受精卵死亡数量;1组为对照组,置于长21cm×宽7cm×高4cm孵化盘中孵化,孵化盘置于长2.8m×宽0.5m×深25cm平列槽中,从一端进入曝气后的井水,水交换量为3次/小时,平列槽中水流速0.01-0.02m/s,溶氧≥8mg/L,水温12.0℃,发育到下一个时期后,统计死卵数量。

连续震动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的死卵情况见图2和图3。由图2可见,拉萨裂腹鱼在肌节出现期后连续震动下死亡百分比明显降低,由图3可见,连续震动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在受精卵95小时后死亡百分比明显降低,与12℃的肌节出现时间刚好吻合。

实施例1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

实施例2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

所述肌节出现期是指水温12℃,从得到受精卵算起95h。

实施例3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

所述肌节出现期是指水温16℃,从得到受精卵算起56h。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所述孵化框孵化占时27%,鱼卵孵化器孵化占时73%。

实施例4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

所述肌节出现期是指水温14℃,从得到受精卵算起68h。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所述孵化框孵化占时28%,鱼卵孵化器孵化占时72%。

所述的孵化框为底面紧绷有网面的木框,且网孔直径为1.5 mm。

所述的孵化框置于平列槽中,从平列槽的一端泵入曝气后的井水,将受精卵平铺于孵化框内;所述平列槽中水流速为0.01-0.02m/s,溶氧≥8mg/L,水温14℃,pH 7.5-8.5。

实施例5

一种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方法,从受精卵到肌节出现期以前,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框内流水孵化;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剔除死卵,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中孵化。

所述肌节出现期是指水温12℃,从得到受精卵算起95h。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所述孵化框孵化占时32%,鱼卵孵化器孵化占时68%。

所述的孵化框为底面紧绷有网面的木框,且网孔直径为1.5 mm。

所述的孵化框置于平列槽中,从平列槽的一端泵入曝气后的井水,将受精卵平铺于孵化框内;所述平列槽中水流速为0.01-0.02m/s,溶氧≥8mg/L,水温12.0℃,pH 7.5-8.5。

每隔8h轻轻搅动鱼卵1次。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4所示,一种拉萨裂腹鱼鱼卵孵化器,包括孵化桶1和设置在孵化桶内的进水管2,所述孵化桶1的底部为弧形面,所述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进水管2上均布有多个出水孔21且一端封闭,所述进水管2开放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口11,所述孵化桶1外部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上设置有阀门31,所述孵化桶1的上部开设有溢水口12,所述溢水口12连接外部的溢水管4。

鱼卵孵化前,将孵化器的连接管3连接外部水源,水流持续从孵化器底部的进水口11进入进水管2,并从进水管的出水孔21喷入孵化器,从孵化器的上部溢水口12溢出,使水充满整个孵化器。放入受精卵,拉萨裂腹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卵,会向下沉,出水孔21喷出的水柱打在孵化器的弧形底部,水柱反射回来,使受精卵在水流作用下保持均匀上下翻滚,同时,弧形面底部无死角不会造成鱼卵在底部堆积而死卵;受精卵孵化后,轻质的卵膜漂浮在水面上,在持续水流作用下从上部的溢水口12溢出。受精卵完全孵化后,轻质的卵膜排出,鱼苗留下在孵化器中,将孵化器的连接管3连接外部的鱼池,取下孵化器内的进水管2,孵化器内的鱼苗随水流一起从进水口11排出到下方的鱼池中,完成鱼苗的收集。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

所述的鱼卵孵化器孵化包括以下步骤:

A、将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连接外部水源,保持持续进水;

B、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受精卵在底部水流作用下上下翻滚;

C、出苗后的卵膜和死卵漂浮在水面上,并顺水流从鱼卵孵化器上部的溢水口排出;

D、将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连接外部鱼池,取出鱼卵孵化器内的进水管,鱼苗随水流一起从鱼卵孵化器底部排出到鱼池中,完成鱼苗的收集。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

所述的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进水口泵入曝气后的井水,水温12℃,溶解氧≥8 mg/L,出水孔的水流速为0.1-0.2m/s。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

所述的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进水口泵入曝气后的井水,水温16 ℃,溶解氧≥8 mg/L,出水孔的水流速为0.1-0.2m/s。

所述鱼卵孵化器的孵化密度为0.1万粒每升水。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

所述的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进水口泵入曝气后的井水,水温14℃,溶解氧≥8 mg/L,出水孔的水流速为0.1-0.2m/s。

所述鱼卵孵化器的孵化密度为0.1万粒每升水。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2-3mm。利于控制水流速,不会因为水速过高损伤到鱼卵。

所述出水孔的高度不高于弧形底面的高度,保证出水孔喷出的水都能打到弧形面上反射回来。

所述的可拆卸连接是指螺纹连接。

所述溢水口距底部的高度为55-65cm。不会因为距离过低而使受精卵从溢水口排出。

如表3所示,本发明在肌节出现期前分别采用孵化框孵化和本发明的鱼卵孵化器孵化,做了三组实验,得出孵化框孵化的鱼卵成活率更高;肌节出现期后分别采用孵化框孵化和本发明的鱼卵孵化器孵化,同样做了三组实验,二者鱼苗出膜率相当。可见,本发明在拉萨裂腹鱼受精卵肌节出现期后转入鱼卵孵化器孵化,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和出膜率,设备占地面积小,在转入鱼卵孵化器的同时,孵化框可进行第二批受精卵孵化,孵化周转快,且不用剔除死卵,节约大量人力财力。

表3拉萨裂腹鱼受精卵孵化鱼卵成活率和出膜率对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完善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浮游生物分离培养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